《剃刀边缘》首曝超长片花 编剧余飞详解“绝处逢死”式创作

栏目:影视综艺 关键词:文章 《剃刀边缘》 编辑:小龙 时间:2016-11-24 14:10:12

《剃刀边缘》根据许伟才原创小说《谍战1933》改编,“剃刀”本是女一号关海丹的潜伏代号,她出身优越、不可一世,而男一号许从良出身社会底层,为追求这位美貌神秘的警花,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在意。可以说,许从良周旋在特工“剃刀”的边缘,而他的生命也随时处在危险的“剃刀边缘”,片名有此双重寓意。

余飞、许伟才编剧,文章执导,高金玺、吕玥任制片人,文章、马伊俐领衔主演的谍战剧《剃刀边缘》目前正处在紧张的后期制作中,日前首度曝光了超长片花。

文章执导过爱情电影《陆垚知马利》,也执导过都市情感剧《小爸爸》,但执导谍战剧于他而言还是新的课题。从曝光的片花看,造型奇崛,线索纷纭,文马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影像呈现出电影般的画质…带着对这个片花的欣赏和由此产生的问题,我们采访了编剧余飞,请他揭秘创作中的诸多秘辛。

情节烧脑,造型打眼,幽默元素融入谍战

除潜伏、审讯、侦破、陷害与枪战等经典谍战元素外,《剃刀边缘》的片花一开场就抛出“捉共党,查剃刀”的核心悬念,随后先是许从良(文章饰)与伪满警察厅的几轮较量,从“被指认为剃刀”到“有通共嫌疑”,严刑逼供的场面十分惨烈;而后剧情反转到其摆脱嫌疑,强势反击。

死里逃生后的许从良,在“日本人三田被杀案”中,以福尔摩斯般的分析,将矛头直指关海丹(马伊琍饰),使之成为“剃刀”的主要怀疑对象。尽管有日本东京警视厅四年工作经验、伪满警察厅厅长是干爹,还有日寇将军等人的爱慕与追求,关海丹依旧身陷重重危机…

捉摸不透的故事之外,此次,《剃刀边缘》人物造型上颇有新意,“头顶荒草”出场的许从良,一头时髦烫卷发的关海丹,还有发型状如“孤岛”的日本军官松泽原治。但这种特异造型不同于某些偶像谍战剧的扮帅耍酷,人物的发型和人物的性格有着内在的有机关联。

片花自然不会把剧情透个底儿掉,但从中可以看出,这是荧屏上久违的以悬疑烧脑见长的“硬谍战剧”。日本人三田被杀,许从良勘察现场后三言两语就给凶手画了像,看上去像一位当下刑侦剧里流行的高智商“侧写师”。为了查出谁开枪谁不开枪,子弹被涂成了五颜六色,关海丹看似中了圈套,但她施施然说出一番话就把矛头引向了另一个方向…谍战不玩推理术,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方面,《剃刀边缘》可以期待。

还有一点也给人深刻的印象。这部剧把大剂量的幽默元素植入了谍战戏份中。[/ct]比如说,许从良瞪着眼睛连说两次“我是童男子”,就有一种极其欢乐的效果。

制作方面,服装造型、美术置景都有一种不事张扬的熨贴感,甚至还有些时尚感。民国范儿和悬疑感很足,刀头噬血的危惧气息一刻也不曾远离。

从“绝处逢生”到“绝处逢死”,编剧对导演很满意

谈及看片花的感受,余飞说:“第一次看用的是一百寸的大投影,完全是电影感受,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大屏幕的考验。当我看到许从良入党宣誓的时候,浑身暴起鸡皮疙瘩,心里生出一种非常崇高的感动,恨不得自己上去念一遍入党誓词。这就是导演的功力,是超脱剧本之外的升华。”

[

《剃刀边缘》根据许伟才原创小说《谍战1933》改编,“剃刀”本是女一号关海丹的潜伏代号,她出身优越、不可一世,而男一号许从良出身社会底层,为追求这位美貌神秘的警花,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在意。可以说,许从良周旋在特工“剃刀”的边缘,而他的生命也随时处在危险的“剃刀边缘”,片名有此双重寓意。

编剧余飞参与过《重案六组》的剧本创作,也写过红色谍战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对于推理悬疑类题材有独到的心得。但他还是觉得《剃刀边缘》的创作是一个“逼死编剧”的过程。为了区别于以往的同类创作,他们把常见的“绝处逢生”几乎都改成了“绝处逢死”。

“我们设计了许多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一个任务里还包含几个子任务,比如苏联领事馆情报案、药品案、观音庙血案等,在每一个任务中都先把自己逼上绝路,再寻找破局。不同以往,我们这次在绝境之后还会再跟一个甚至数个绝境,主人公刚刚脱离险境,马上又要面临更可怕的险境。有一个词叫‘绝处逢生’,我们的是‘绝外逢更绝’,甚至是‘绝处逢死’。连环绝境之下,剧情的压迫感也强化了。”

仅仅是剧情上的悬念迭起,似乎还不够挑战。余飞和许伟才刻意将情感戏和谍战戏“搅”在了一起。余飞说,“每一次险情都像是世界末日,还在其中糅合了多种情感元素,爱情是主打,但几乎没有一次是单摆浮搁地讲爱情。”而文章和马伊俐的夫妻档自然也会别有看点,余飞说:“最耀眼的爱情事件,是两人在世人面前互搧耳光,拨枪相向,高调地反目成仇。”

而对于选择“文马夫妇”担纲主演,余飞表示,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完全没有这样的预设,“但开机的时候我在现场,看到文章和马伊琍演了第一场戏,我就回酒店休息了,完全符合我的预期,很好。拍摄完成之后看到样片,就更满意了。”

好的谍战剧需要跨过两道线。一道是情节上的高潮迭起和逻辑自洽,尤其不能出现荒唐儿戏的段落;另一道是构筑主人公的精神世界,用亲情友情爱情考验信仰,撕裂和纠结处往往就是戏剧精华。从片花呈现和编剧阐述来看,他们是有这种创作自觉的,具体实现多少、成色如何,将在成片中反映出来。

两位编剧的新型合作方式,老板亲自抓剧本

每次看到一个剧本由两人以上署名,便会很好奇他们怎么分工,如何合作。尤其是谍战剧这种要求“严丝合缝”的类型,如何把两个人头脑中的虚拟世界融合成一个互不排异的影像空间呢?

余飞回忆道:“这个项目最初是新丽传媒和许伟才老师合作的,找我时已经有了前十集的剧本初稿。看到十集的时候,我觉察到故事非常好,但也有明显的问题,于是写了一篇约5000字的分集剧本意见。”

许伟才是小说作者,写剧本时遇到了文体转化的难题。余飞的5000字意见令身处困境的他“满血复活”。在新丽传媒的会议室里,他们当场合并了好几个冗余的人物,并对整个大的故事架构进行了重新定位,然后开始一集一集地进行重构和修改。

最初的5集,是编剧团队在余飞主持下讨论出分集提纲,许伟才据此写出剧本。然而这种生产方式也多有不便,创作模式再次发生改变。余飞说,“此后,我自己写出详细的分集提纲,写完之后发给许老师,让他据此写剧本初稿。我对初稿进行简单修改,再发给资方审阅。”这样一来,创作进度得到提升。

“不得不说,许老师是个天才。这是他第一次写剧本,但质量真的很高,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效率非常高。不过,到了剧本初稿第26集之后,许老师实在太累了,最后的9集的剧本是我独自完成的。”

回忆至此,余飞诚恳地说:“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新丽传媒的董事长曹华益先生在艺术上与我有相同或相似的标准,对合作者高度信任,亲力亲为,才让剧本有了后来的质量。以上几点,是大多数影视公司老板做不到的。”

从上述这个创作过程,我们看到了一个特色小说家和一个职业编剧之间的技能互补。小说家往往机缘巧合对某一领域有过人的了解和理解,能写出一些奇人奇事,这构成了影视创作的极佳的种子和基因。而职业编剧有熟练的剧本创作技巧,起承转合和结构设定是他们的强项,二者一旦能被有效组织和叠加起来,就会焕发出惊人的生产力。

曹华益扮演的是资源整合者的角色,他让两种创作资源实现了对接和耦合,催生了《剃刀边缘》的剧本。随后,接力棒交到了制片人和导演的手中,将文本叙事转化为影像叙事。

今年谍战剧刮过了“青春风暴”,收视率还过得去,但口碑没有立起来。谍战这种需要严密逻辑、情感力量和社会阅历的剧种,终究还需要老司机来开发和掌舵。据悉,《剃刀边缘》由新丽电视和君竹影视出品,定于2017年登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爱奇艺联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