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国家重点文物25年 八旬老人守至生命最后一刻

栏目:社会万象 编辑:jiawei 时间:2017-01-09 11:08:49

事情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上世纪90年代,国家不断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朱轼墓也因此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市文物保护部门和村前乡对朱轼墓组织了一次较全面的维护并落实了系列保护措施。院前村是离朱轼墓最近的村庄,朱由礼也因此被请到工地负责看守建筑石材...

老人儿子接过守墓重任

1月6日上午,高安市村前镇村民朱智自手持镰刀,来到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朱轼墓园清除杂草。

就在一天前,义务看守二十五年的守墓老人,朱智自的父亲朱由礼走完了他平凡朴素的一生。朱智自说,父亲走了,但朱轼墓园不会空,将继续值好班,站好岗。当天,当地10多位“中国好人”从四面八方自发赶来悼念,送老人最后一程。

作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帝师元老”,朱轼在高安可谓家喻户晓。但今天当地人们在提起这个名字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另一个人——朱由礼,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产党员。

事情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上世纪90年代,国家不断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朱轼墓也因此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市文物保护部门和村前乡对朱轼墓组织了一次较全面的维护并落实了系列保护措施。院前村是离朱轼墓最近的村庄,朱由礼也因此被请到工地负责看守建筑石材。维护工程完工后,为使墓地不再遭受破坏,村前乡党委、政府想在当地找一个守墓的人,朱由礼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村里,承诺义务承担这一工作。从此,他便与朱轼墓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了解,从小听着朱轼故事长大的朱由礼,对朱轼有着淳朴的敬意,与墓地结下不解的情缘。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坚守了20多年,寒来暑往,栖身于简陋的住所,夜行在杂草丛林,防范盗墓苗头,其中吃了多少苦,他从未与人提起。“这么多年来,老人从未向镇里提过任何要求,每次过来见他不是在清除杂草,就是栽种树苗,总是忙个不停。”说起老人的厚道执着,村前镇宣传委员陈小根感叹道。

1月5日凌晨5点,在生命的尽头,老人用枯槁的双手拉着儿子朱智自。“父亲临终告诉我,朱轼墓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需要有人去守护,我不在了你一定要接过这根棒,看管好墓地。”朱智自说:“父亲走了,我一定要以父亲为榜样,把墓地守护下去。”

朱智自回忆,父亲生病了,其实早就需要去市里医院住院,可他却不放心墓地,总是能拖就拖。在亲戚们的左劝右劝下,他才不情愿地去上医院。住院期间,朱智自要留在医院照顾父亲,可老人说什么也不肯,硬是赶着他回去,让儿子替他值好班、站好岗,还再三叮嘱要加强巡逻防范,守护好墓地的一草一木。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好事。朱由礼老人的离开让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同志,我们感到无限悲痛。在此,让我们向朱由礼同志致以深切的悼念,向他的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获得央视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曾凯说道。

据悉,当地政府已启动朱轼墓园的修整保护计划,工程预计投资300多万元,争取在近期完工并对外开放。

链接

村前镇被称为帝师故里。“帝师”是指历任前清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臣、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后被尊称为“帝师元老”的朱轼,而朱轼正是现村前镇艮下村人。其卒后葬归故里,墓地位于村前镇龙溪村树子坑剑形山,占地面积近300亩。虽经近两百年风霜雨雪,现仍保存着牌坊一座、神道碑存三座、望柱两根、石猪、石马、石兽和翁仲各一对及其他珍贵文物。朱轼墓于198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