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福斯特《杀戮》影评 揭中产阶级的撕逼教程

栏目:影视综艺 关键词:迪·福斯特 《杀戮》 编辑:实习生1 时间:2016-10-13 09:39:12

《杀戮》的剧本来自法国作家雅丝米娜·雷札著名的戏剧作品《杀戮之神》。本片主演之一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在片中曾有这样的台词:他信奉杀戮之神,并强调暴力就是人类最初的铁律。在这部根据戏剧改编而来,时长八十分钟、仅有一个内景和四个主人公的影片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戏剧张力及其外化的语言交锋成为最主要的看点。

波兰斯基尽可能保留了剧本的原貌,他欲求原汁原味的展现。于是乎我们看到了尽管同处一个大的文化环境然而性情迥异、三观有别的两对夫妇。事件的起因是一个叫扎克利的孩子在公园打伤了另一个孩子伊森。于是扎克利的父母艾伦和南希登门拜访伊森的父母麦克和潘妮协商如何解决。

事情最后变得没完没了,主要是艾伦和南希的责任。因为他们的配偶在最起初都极力保持着虚伪和客套。但身为作家的潘妮过于较真,而作为律师的艾伦又格外喜欢挑字眼。两个人针锋相对,结果点燃了火药桶。“撕逼”这一粗鄙的网络用语原意指女性之间相互争吵、辱骂;暗地里勾心斗角,言语上短兵相接。

后来泛指一切当面发生冲突,相互揭短、攻击的行为。作为中产阶级撕逼教程的《杀戮》讲的是两对美国中产阶级夫妇因为孩子之间的纠纷而产生了争执。

“中产阶级”一般意味着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闲暇,并且大多具备基本的文明修养和良好的公民道德。试想如果只是“泼妇骂街”,是不足以拍成一部电影的,即便拍出来了,也没人愿意看。

回忆一下我们曾经领受过的一些网络跟帖,说不了两句就开始问候对方的家人和祖宗。掐架词汇极其贫乏,“撕”的相当没有技术含量。

那些让人大跌眼镜、不敢恭维的撕逼行为,即便在我们这样一个审丑时代,也只能作为让人取笑、调侃的短视频可悲的在网上流行起来。什么“一百块钱都不给我”,什么“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皆是此类。

看知识分子或有点知识的人吵架就不同了。因为他们骂人总要拐几个弯,俗称杀人不见血。多年辛苦学来了这许多知识,终于有了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指桑骂槐、含沙射影的机会。耳濡目染习得的文明修养在小酒微醺后被一层层剥开露出野蛮的丛林本质。

是他们将原本不入流的“撕逼”行为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撕逼”成为了一门极具观赏性的智商和情商综合运用的语言艺术。要想步入这个艺术殿堂,孰非易事。所幸本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