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联合孙中山刺杀康有为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栏目:历史趣闻 关键词:康有为 孙中山 编辑:实习生 时间:2016-11-22 09:43:11

况且报馆失火事确与清廷有关。其时刚毅南下广东,一面筹集巨款,一面督促杀康事宜。回京之后,“又常常专注拿康,危言耸论,不知又加几许,……合肥之商务两广,皆为此事,有此一事,则余事皆不暇矣”。

从1899年1月起,不断有清廷派遣刺客到日本行刺康有为的消息。据东京警视厅报告,康有为接到友人函告,有沈、陈二人奉清政府之命暗杀康.梁,正在上海与日本人往还,以求交际,将东渡日本。

4月,又有以保皇会为目标的刺客抵达日本的消息。其时清廷由刚毅筹划对付康有为,“刘问刍自认能除康,刚极喜之”。

7月,清政府派刘学询、庆宽等以考察商务名义赴日,与日本政府暗中交涉“交康”事宜。此举不成,遂改用通缉与暗杀并举之法。刘学询在日期问,曾与孙中山密淡,其中据说涉及如何对付康有为。

此事在刘学询一方,是肩负清政府的使命,在孙中山以及从中撮合的日本人士,则旨在筹集军费。

同年10月,康有为接到其母病危的急电,从美洲东归,途中证实事属子虚,担心是清政府的阴谋。恰好《清议报》馆被火焚毁,康有为更加害怕清廷故意制造混乱,以便下手。

况且报馆失火事确与清廷有关。其时刚毅南下广东,一面筹集巨款,一面督促杀康事宜。回京之后,“又常常专注拿康,危言耸论,不知又加几许,……合肥之商务两广,皆为此事,有此一事,则余事皆不暇矣”。

11月,李鸿章担任商务大臣并奉密谋除康,即任用刘学询,企图利用孙中山诱捕康有为。关于此事,孙中山先期制定了一套办法,但在刘学询函约之后,迟迟没有回复。刘学询鉴于“上海报纸已有所报道,怕打草惊蛇”,便准备“得孙回音,即先赴粤”,要求李鸿章“暂缓行动,等到孙中山回信到了再行动”。

李鸿章认为孙中山不答复表明其“还在犹豫,不能再等了”。便问刘学询:“赴粤,有何办法?”

刘学询答以“法用诱用掳,活上毙次。”暗杀行动则由港澳之人实施,“等孙来商截南洋之路”,以防止康有为闻讯外窜。

据说康有为在港期间,“刺客载途,登吾港寓二层楼行刺焉。当康的时门人狄楚卿与唐才常在楼下交谈。为了以防不测,康有为还命人开隧道通到邻室。”

由于在港行动不便,清政府试图通过外交途径使港英当局将康有为驱逐出境,同时“多方部置,以静待动,不惜财力,企图诱而掳之”。

李鸿章还指示刘学询:“此事宜细心设计密图,勿过卤莽,防一击不中,口舌更甚。黄金福系刚派密捕者,亦合办为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