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南宋能在蒙古铁骑下坚持45年 蒙哥汗还莫名其妙死在钓鱼城

栏目:历史趣闻 关键词:宋朝 蒙哥汗 编辑:实习生 时间:2016-11-25 10:41:34

而且不知道是南宋国运犹存还是蒙古点子背,第一次打下四川,阔出病死了,阔端无奈北撤,四川大部分都被收复;后来蒙古与南宋互有胜败,但是四川再次被蒙古占领,但是此时窝阔台又病死了,蒙古军失去统帅,又只得北撤,真是倒霉孩子。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领土面积最小(比秦朝和东晋都小),国力最弱的朝代,在金朝铁骑下颤颤粟粟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出个“南宋中兴四将”,最强的岳飞被杀,其他三人也被收缴兵权。

对于南宋,只能用无药可救来形容了。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历史上最弱的朝代,却在历史上最强大的元朝的前身蒙古帝国的铁骑下,坚持了45年,远胜西夏、金国等,西域、中东、西亚、欧洲就不说了,只能用摧枯拉朽来形容了。

蒙古从1234年伐宋开始,到1279年南宋彻底灭亡,花去了45年时间。

一直被金兵蹂躏的南宋,在面对蒙古的时候,不知道吃了啥药,雄赳赳啊那个气昂昂,让蒙古军队一开始就吃瘪。

1234年7年6月,窝阔台汗以宋背盟为借口,遣军分两路大举攻宋。东路由其三子阔出(一作曲出)及宗王口温不花、国王塔思等统率,攻宋荆襄、江淮地区;西路由其子阔端、都元帅达海绀卜等率领,攻取四川。八月,东路口温不花军攻克唐州(今河南唐河),继而率部转攻淮西,掩护主力进攻襄阳(今属湖北襄阳)、郢州(今钟祥)。十月,塔思率东路军主力攻破枣阳(今属湖北),阔出率军西掠襄阳、邓州(今属河南),攻取光化军(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

塔思分军南攻郢州,郢州濒临汉水,城防坚固,屡攻不克;遂赶制木筏攻城,骑兵列沿岸发弓弩掩护,攻破宋水军防线,击杀宋江陵统制李复明;但遭守城宋军顽强抗击,攻城不克,掳掠北还。

十一月,西路军以巩昌总帅汪世显部为前锋,自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南进,攻占沔州(今略阳)后,进围陕蜀咽喉青野原。宋权利州驻扎御前诸军统制曹友闻为救四川制置使赵彦呐,率军往援,击败蒙古军。汪世显率军转攻大安军(今宁强西北),又被曹友闻军击败。宋军北上扼守仙人关(今甘肃徽县东南)。

之后的如今的两湖地区和四川地区,虽然蒙古依旧能凭借强大的攻势能够攻城拔寨,却极为艰辛,损失不小,而且还处于一种拉锯战的局势。

而且不知道是南宋国运犹存还是蒙古点子背,第一次打下四川,阔出病死了,阔端无奈北撤,四川大部分都被收复;后来蒙古与南宋互有胜败,但是四川再次被蒙古占领,但是此时窝阔台又病死了,蒙古军失去统帅,又只得北撤,真是倒霉孩子。

此战,历时七年,蒙古军战线过长,兵力分散,且以掳掠剽杀为主,并未驻军守城,大军一退,得地复失;加之两淮河网和蜀地山多,不便发挥骑兵优势,故未实现战争企图。

后来蒙哥汗继位后继续攻打南宋,但是这倒霉孩子更悲催,莫名其妙死在了钓鱼城下(一说为当时南宋武林高手偷袭杀了蒙哥汗)。后来忽必烈上位,知道强硬措施想灭亡南宋太难,开始从内部瓦解南宋,这一下就戳到了南宋的痛处。

之后的忽必烈攻取南宋的时候,势如破竹,毫无窝阔台和蒙哥时期的顿挫感,果然,从内部瓦解敌人再去进攻才是正确的方式,这个蒙古人深谙汉人的最大缺点,就是当有压力的时候就会团结在一起,但是一旦放松再给点诱因,很快就开始内斗,消耗国力。

此战,历时12年,由于忽必烈攻宋方略正确,善择伯颜等良将,注重发展水军和大力实行招降安抚政策,形成了军事、政治优势,致宋军于被动挨打境地,终于灭亡南宋,结束了唐末以来37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宋则因政治腐败,治国、治军方针迂腐,奸相当权,排斥异己,任用庸才,赏罚失律,致使朝野上下,离心离德,招致败亡。

北宋的灭亡,也是因为内斗,挤走能臣,奸臣当道,南宋继续重蹈覆辙,可惜没有再南建立一个宋朝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