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求败给一龙到底冤不冤 中国功夫不敌泰拳的原因只有一个

栏目:历史趣闻 关键词:中国 功夫 编辑:实习生 时间:2016-12-09 08:33:53

十九世纪时,英国人曾描述泰拳“角力方式粗野单调,尚力为主,甚于技与风格”。它的取胜,是依赖于泰民族坚毅强悍的民风,得益于泰拳师艰苦卓绝的训练,以及历代国王、政府的大力提倡,把它作为泰国的“国技”,备加推崇,并最终成为了影响力遍及全球的现代竞技项目。

我和许多人一样,对武林风之类拳赛的可信度,以及对一龙战斗力的真实性,是心存疑虑的,然而一龙和播求的这场比赛结束后,播求的表现却向大家反证了,起码他和一龙之间的两场较量,确实是货真价实的。

比赛结束,播求先是质疑裁判不公,愤然离场,后又在网上贴图,力证他的神勇,一副不依不饶输不起的样子,让这个在拳迷心目中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在公众面前风度尽失。

从比赛中看,明明是播求占据着场上的主动权,并多次将一龙摔倒在地,为何却是一龙获胜呢?请记住这只是比赛,不是实战!二者的区别是,比赛有着严格的规则限制。在场上播求几次对一龙抱摔时,一龙都没有抵抗,而是顺势倒地。这是因为按照规则,播求的这些动作是不得分的,一龙这样做可以避免体能不必要的浪费,是非常聪明的。

在他们上一次的世纪之战中,一龙也曾多次使对手倒地,结果却是播求获胜。这次一龙显然吸取了教训,不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尽量保存体力,争取获得有效打击,靠点数取胜,最终他做到了。

这场比赛之所以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长期以来,泰拳在人们印象中成了不可战胜的神话,是“最强地面格斗技”。而这场比赛的结果,让许多拳迷一时难以接受。泰拳虽以凶狠凌厉,矫健敏捷著称,但究其本质,实属于外家横练功夫。

十九世纪时,英国人曾描述泰拳“角力方式粗野单调,尚力为主,甚于技与风格”。它的取胜,是依赖于泰民族坚毅强悍的民风,得益于泰拳师艰苦卓绝的训练,以及历代国王、政府的大力提倡,把它作为泰国的“国技”,备加推崇,并最终成为了影响力遍及全球的现代竞技项目。

泰拳在泰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流传着“十个男人,九个打拳”的说法。 泰国人不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娱乐和运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本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从心里热爱,自发地去传承。人们通过对泰拳的练习,除了依旧保持着浓郁的尚武精神外,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获得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整个国家的凝聚力。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抗中不敌泰拳,不是因为拳种有高下之分, 而是武术受重视的程度与人家望尘莫及。按照泰国的传统,不论是重大庆典,还是民间庙会,精彩激烈的拳赛都是必备的压轴节目,而我们却根本没有这样的氛围。

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举办的国考对抗赛,是最接近于实战的比赛,对手抽签决定,不分体重级别和年龄,规则放开,打中得分,打倒算赢。却由于出现骨断筋折等流血场面,被认为观感不佳,不合现代体育精神,只办了两届就被叫停了。

再往后,武术更是逐渐淡化了技击作用,体和用脱了节,变成了现在的体育表演和健身项目。虽然在一些节日庆典上也能看见武术的身影,但人家是在打对抗,我们却在打套路,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不敌泰拳的原因所在。

李小龙说过,任何武术练不好,都是软手软脚的。泰拳没有深奥的拳理,没有玄妙的内功,却通过泰拳师们在拳台上不断地总结和提炼,把“八体的搏击技艺”发挥到了极致,而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却备受冷落,面临着传承的危机,昔日的“国术”,沦为了乏人问津的末技。以我之末技,对人家之“国技”,焉能不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